从1998年到2025年,房价上涨幅度是非常大的
房价这事儿,咱们老百姓最有发言权。1998年房子开始买卖,那时候全国均价才一千多块一平方。现在呢?2025年新房均价九千到一万了,二十多年涨了快十倍。可别光看数字,这里头藏着几个关键节点——2004年涨15%,2010年又跳涨20%,2017年再来一波猛涨,每次涨起来就跟坐火箭似的,想拦都拦不住。

最邪乎的是2017年,北京五环外楼盘一晚上能涨三千块。中介举着喇叭喊“明天涨价”,买房人揣着现金连夜排队,售楼部灯光通宵亮着。为啥这么疯?那时候大伙儿都觉得房子能生钱,借钱也要买。

可到了2020年,风向突然变了。国家给开发商划了“三条红线”——欠债太多不让借钱,这招直接掐住开发商脖子。郑州、武汉好多工地停了工,买房人拿着合同干瞪眼。二手房倒是火起来了,2023年上海二手房成交涨了四成,杭州房东一天接十几个看房电话。
为啥二手房卖得动? 老百姓学精了。期房怕烂尾,二手房至少能看见真房子。广州天河区老破小学区房,别看墙皮都掉了,挂牌价比旁边新盘还贵两成。中介老李说:“现在买房就像菜市场挑土豆,带疤的便宜,但能立马下锅”。
2025年开春,信号灯变了。上海浦东有个新盘,4个月卖光所有房子,连样板间马桶都被订走了。杭州三块地皮拍卖,开发商抢破头,楼面价三个月刷新三次。专家说这是“饿久了总要吃饭”——开发商憋了五年没拿地,现在库存见底,该补货了。
最关键的信号藏在数据里:4月份上海新房涨价0.5%,二手房也涨0.1%。北京、广州还在跌,但上海已经冒头了。58安居客研究院张波说得直白:“上海就像班级里第一个举手答题的,其他城市早晚得跟上”。
为啥说2025年下半年要变天? 二手房库存快见底了。深圳3月份二手房成交涨了74%,杭州涨了21%,买房人把能买的二手房扫荡完了,接下来只能盯着新房。可开发商前几年被“三条红线”压着,现在全国新房库存比三年前少了快三成。物以稀为贵,这道理开发商门儿清。
有个事特别有意思:4月份上海三批次卖地,平均溢价率冲到30%。啥概念?开发商宁可多花三成钱也要抢地,摆明了觉得后面能赚回来。这和2009年、2016年那两波涨价前奏一模一样——地价先涨,房价跟着蹿。
普通人该咋办? 看看历史就知道,房价从来不是慢慢涨的。2009年金融危机后,北京房价半年涨40%;2016年棚改货币化,郑州房价一年翻倍。这次上海已经打样了,等三季度库存彻底见底,开发商肯定要涨价补利润。到时候就不是慢慢挑的问题,而是抢不抢得到的问题。
专家们吵翻了天。有人说这次不一样,国家要搞“房住不炒”;可数据不会骗人——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22个新房还在涨价。杭州、成都这些地方,好地段的二手房挂牌价每周都在调高。买房人的脚比嘴诚实,身体很诚实地在往售楼部跑。
最后给句实在话:要是你在上海、杭州、成都这种地方,今年秋天得多去售楼部转转。历史经验摆着——房价睡醒的时候,从来不会温柔地叫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