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早报 > 汽车早报 > 为什么买华为手机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揭秘

为什么买华为手机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揭秘

发布时间:2024-08-12 14:00:56来源: 15210273549

为什么买华为手机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揭秘

为何购买华为的用户在减少?以下4个理由是真实的

华为在去年忽然推出了Mate60,在销售与品牌的双重加持下,华为的手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出现了爆炸,相对于国内其它竞争对手,华为在创新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优势,许多竞争对手在购买新款机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转而选择华为。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华为的手机又回来了,而且它的名声也在迅速地回升,但是现在,购买华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认真思考一下,也许有4个因素导致了这个问题,很有道理。

1.准入障碍

华为与苹果是最近几年中国智能机的可靠可靠度最好的例子。华为的Pura70系列的推出,标志着华为的两款旗舰手机都突破了5000美元大关,高端版Pura70 Ultra甚至达到了10000美元。

不过,大部分的一般用户,都会把一款新手机评价为“高性价比”,想要用最低的价格买一台新手机。因此,尽管华为的手机在技术上有着卓越的革新,但是因为技术壁垒太高,使得许多消费者都不敢轻易尝试。

2.开始时的艰难

虽说华为Mate60系列在去年推出时,给了不少人惊喜,但由于产量有限,这也是华为产品在市场上的一大阻碍,比如华为Mate60 Pro,哪怕发售了三、五个月,依旧是供不应求,最后还得涨价。

而且,这款产品的预售,也出乎了不少粉丝的意料,他们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拿到心仪的产品,最终还是选择了华为,而是选择了另一种选择。

3、缺乏对产品的反复更新的热情

许多消费者喜欢华为,就是因为他们希望,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会有更多的更新,更多的功能。在不懂手机行业的人看来,拿上一代和上一代做个比较,也是最直观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 iPhone的推出,由于"牙膏"般的更新而饱受消费者的抱怨,以及糟糕的销售与声誉, iPhone在中国的占有率持续下降。

华为刚刚推出的旗舰Pura70也是一样,售价超过5000,不但没有采用麒麟9010芯片,而且还取消了 GPS定位系统,更没有了远程控制,这让消费者对它的兴趣大打折扣。

4. 让使用者有更多的选择

除了品牌的影响之外,现在的很多人都有很多性价比高的手机,比如真我 GT系列,一加系列,爱奇艺 OO系列,小米 K系列,都是走低价路线的,在用户看来,它们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既便宜又高兼容。

并且不止是华为在发展,大游也在发展,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之后,在中低端、高端机型上,已经拥有了不同的定位,并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这样一来,购买华为的用户群的比重就会降低。

总之,这四点理由都是很现实的,华为要获得更多的顾客,就必须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汽车早报更多>>

吉利汽车发布2024年ESG报告 荣获多项榜单第一 iCAR汽车发布全场景改装生态 让个性“合法生长” 荣威全面焕新 AI赋能重塑国民汽车品牌 逍遥超级融合架构之上,别克“全华班”力推至境,能否后来居上? 奇瑞星途火力全开,多款新车亮相上海车展,今年销量要“翻番”了 风行星海上海车展展望:年内冲击9万辆,欧洲市场成海外拓展重点 奇瑞集团旗下品牌携53款车型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海陆空代表性技术展品 五年 把新能源车“变量”化为催化剂订单“增量” 亿纬锂能上海车展秀实力,大圆柱电池技术如何引领新能源未来? 2025年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2025年吉安市市直三家公立医院编外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2025年九江市瑞昌市招聘“多员合一”社区工作者公告 2025年赣州市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及赣州市立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2024年车企立的flag 完成了几个? 至臻交付,自豪之选 问界M9第15万辆用户交付仪式成功举办 有颜也有料 四款纯电中型车推荐 2025年1月-3月,要上市的十款新车 卷疯了,奥迪A4L直降15万,17万就能入手? 乘龙M3极限自卸车荣获值得用户信赖奖项 宝骏电动车主集体遭遇刹车惊魂,软件BUG越来越可怕 纯电续航500km起 新能源C级轿车选启源A07还是星海S7? 大量官图被提前泄漏!领克大型SUV今晚发布,真不是国产“揽胜”? 拔得头筹!问界M9、问界M7分获净推荐值冠季军 敢超越 方显凌云之志 浅析星途凌云征服37°1雪如意超级陡坡 财务体系重组,削减4S店数量,不打价格战的林肯也扛不住了? 比亚迪汉L的信息与猜想:预计和腾势Z9同平台,有望搭载三电机? 抄底正当时,最低不到12万元,这些合资SUV太卷了 感谢米粉支持!小米汽车1年交付量超13万辆 年轻人心中的理想旅行车 从这台沃尔沃V60身上你会找到答案 星纪元ET增程四驱广州上市,试驾体验与豪华科技能否征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