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报道 > 新车报道 > 专访|北汽单伟:思考新工具、新方法的新开端

专访|北汽单伟:思考新工具、新方法的新开端

发布时间:2024-07-15 21:59:24来源: 15210273549

单伟,北汽集团研究总院副院长兼造型中心主任,北汽集团造型设计专业带头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造型学组副组长。创建并领导北汽集团乘用车自主品牌的造型设计团队,带领设计团队先后完成几十个自主品牌造型设计项目,包括 “北京”品牌系列越野车、乘用车以及“极狐”品牌新能源系列车型的造型设计,如“勇士”轻型越野军车、北京BJ40\BJ60\BJ90,极狐阿尔法S、考拉等北汽自主车型。曾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团体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团体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北京市“科技标兵”。概念研究车型OFFSPACE登上《AUTO DESIGN》封面,荣获《CAR STYLING》2016年度概念车设计奖;202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观点提纯

“对于中国汽车设计来说,简单学习西方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乃至今后中国汽车设计发展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中国汽车设计从业人员务必深入思考,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符合市场及行业变化的新方法、新设计。”

《设计》:全球几大车展曾被称为设计师车展,从日内瓦车展近些年来的变化来看,对于汽车设计的从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单伟:日内瓦车展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汽车设计的风向标,今年的日内瓦车展相比往年有很大不同,中国车企占比大幅增多。往年都是去看国外大牌的新东西,今年中国车企也担纲主角,有些出乎意料。

日内瓦车展目前的变化状态,反映了当前国际品牌面临的一些问题。汽车开发技术以及汽车设计走到智能网联赋能新能源化的变革时代,在此背景下这些国际品牌目前遇到发展方向的十字路口,他们对智能网联化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设计走向仍旧心存疑虑,存在各自不同的判断。对于国内汽车设计的从业者来说,则要认清楚社会发展、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要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汽车智能化等时代变革去主动思考如何做符合趋势的汽车设计。

《设计》:“出海”是2023年汽车产业的热词。如果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2023年的中国汽车设计,您会如何表达?

单伟:2023年慕尼黑车展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展示的一个爆发点,中国品牌出海展现了强大的新能源、智能化的能力,让世界汽车工业注意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约从2021年左右开始,汽车行业从技术层面“卷”了起来,“卷”底盘、“卷”智能化、“卷”电池;设计上也在卷,“卷”长条灯、“卷”曲面、“卷”简洁、“卷”国潮等,所以2023年给我印象最深的词就是“卷”。

北京BJ40

《设计》:2023年的中国汽车的产量和出口量“登顶”全球,2023年上海车展更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爆发”的起点,我们是否可以适时提出“建立中国汽车设计标准”的话题?

单伟:个人意见,虽然咱们现在感觉发展很快,外界也开始关注我们,但实际上我们发展的时间相对还比较短,更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不断充实我们的潜力。从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汽车设计师哈里·厄尔(Harley Earl)开始,西方的汽车设计体系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而我们也就最近二十年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基础还相对薄弱,并不厚实。即便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但是我认为,2023年应该成为中国汽车设计界思考自身发展的一个新的发端。作为汽车设计从业者要思考面临的汽车工业发展竞争,思考我们行业该怎么去做。

以前我们是跟随,国际上出现一个新车型、新技术,我们过一段时间也会有。突然我们快速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思考,下一步汽车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先全球看车展,然后根据总结的趋势把我们自己的车设计出来?显然不是了。现在的市场更要求以人为本、以体验为中心。以往从外观到内饰再到色彩材质设计的工作体系必须有所改变了,设计的流程标准或设计范式也应该有所改变了。我认为,随着我国汽车设计界的努力,沉淀一段时间后,会逐步形成中国式的设计方式。

北汽集团设计团队

《设计》:按照您自己的这种切身感受来说,这个变化体现得比较明显的一些地方是在哪?

单伟:国内汽车设计界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体验设计,产品的定义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简单地从车的大小、级别去定义。设计上的变化体现在对于目标客户的深入研究,对于人们行为的观察也非常深入。比如北汽极狐品牌的考拉项目,从开始定义做造型的时候就是先去分析人。目标客户是一些女性用户,从她们结婚、备孕、生小孩、小孩三四岁,直至孩子上小学,读兴趣班,这个过程中客户都有哪些车内场景需要满足,然后根据这些场景的变化来定义这个车应该是多大,怎么开方便,内饰、外形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设计方式方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也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次方法论的实践。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将会发生在项目定义、造型设计、工程开发等诸多领域。

《设计》:结合您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和2023年的中国汽车设计发展状况,请从您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汽车设计发展历史做个简要的梳理。

单伟:20多年过去了,我有幸见证了汽车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腾飞。我本人1975年出生,在吉林工业大学读的机械设计与汽车设计专业,设计艺术学硕士毕业。毕业之后就加入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在合资公司的产品部做设计负责人,有幸负责了“北京勇士”越野军车的设计,为国造车是我一辈子的荣誉。2006年底北汽成立研究总院,专门为北京汽车自主乘用车的发展服务。按照组织上的要求,我们起始的六位同志带着责任从合资公司到北京汽车研究总院组建造型科,后来改组为造型部,又一步步发展成为造型中心。我也随着北汽自主乘用车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很感恩这个时代,感谢北汽的培养。这中间,有幸拜访前辈,与同行交流,了解到一些关于行业的发展情况。

我个人粗浅认为,从汽车作为消费品进入普通民众家庭算起,中国汽车设计发展历史经历了这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资企业阶段。1983年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公司北京吉普成立并开始引进外资技术。中方希望借助外方的技术能力来发展我们的产品。北京吉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二代车的研发,对外发布时命名“挑战者”。中方设计团队也参与引进产品的改进,例如北京吉普在引进切诺基车型的基础上发展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吉普2500。这个阶段我方自己能做的汽车设计项目有限。第二个阶段从1996年开始,我称之为自主品牌设计发展初期。部分车企寻求一些国外设计公司的合作,如意大利的宾尼法利纳、博通、乔治亚罗等设计公司,设计出了哈飞中意、华晨中华M1以及骏捷等车型。长安汽车在意大利成立了自己管理的国际化设计团队。自主品牌的设计发展上,也诞生了很多中国本土汽车设计公司如同济同捷、阿尔特以及部分汽车公司的自我设计力量。第三个阶段从2012年开始,中国整车厂设计团队自我体系逐渐形成。中国团队开始形成概念研究加项目开发的全流程设计开发模式,团队规模、分工也逐渐趋于国际一流水准。第四个阶段从2023年开始,中国汽车设计开始思考自我的特点。国内主流品牌的设计团队基本成型,中国汽车的设计尤其是内饰设计、体验设计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同时设计本身也来到十字路口,需要思考下一步中国汽车设计应该如何做。就下一步而言,设计将会与品牌更进一步地深度绑定,在品牌逐渐成形基础上形成自我设计特点。大家都已开始思考设计战略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去评一个车的造型了。

新车报道更多>>

丰田中国李晖:反攻加速 反哺全球 一口气看完上海车展,能买和不能买的新能源车(传统车企篇) 2025上海车展|李斌:蔚来迎三个“收获大年” 在“听劝”和“不听劝”中努力盈利 限时5.38万起,好久没高调的五菱又“发大招”了 长城欧拉出王炸:复古美学+激光雷达,这车上市或成爆款车 从合资转型的“本土化范本”看一汽-大众的决心与信心 新增全新鹭羽白内饰,马自达EZ-6仅9.98万开走!合资圈要变天了? 岚图汽车发布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 首搭全尺寸SUV年内推出 日产汽车以全新新能源矩阵点亮2025上海国际车展 广汽丰田上海车展首发铂智7 加速智电布局构建双轨竞争优势 2025年芜湖市镜湖区荆山社区医院招聘公告 2025年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5年芜湖市南陵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南陵县司法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公告 2025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临聘医生公告 销量跃升49.2%!悦达起亚2024年在中国市场领涨合资品牌 品质与责任齐飞 上汽大众ID.家族活该“叫好又叫座” 一年5家!智驾初创公司掀IPO潮,缺钱困境下谁能胜出? 长安汽车实现“3311”目标的手段:六大关键行动 2024年售近4万台,下滑13.5%,郑州日产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未来有望量产 本田“0系列”概念车发布 理想L9危?!这些围攻“500万内最好SUV”的新车,没有一款是好惹的 造车新势力的2024:有人春风得意,有人黯然离场 只能性价比?完全不必!埃安UT用实力打破A级轿车价格战怪圈!! 超越新境界,向上2025 瑶光 C-DM 超越版和凌云超越版震撼来袭 长安第四代CS75 PLUS Ultra挑战丰田RAV4荣放,鹿死谁手? “莲花”的回归,路特斯的再次重生 六连涨收官2024,凯迪拉克为何能够走出“微笑曲线”? 1月多家车企公布购车政策,看看有没有你的菜 圈重点!2025年买全新大型SUV看这四款就够了! 12月的车市彻底疯了!看看各家销量如何